其八认为是魏晋以后谈兵人士的作品明人胡应麟在《四部正讹》中说
其八,认为是魏晋以后谈兵人士的作品。明人胡应麟在《四部正讹》中说:“考《汉志》有《六弢》,初不云出太公,盖其书亡于东汉之末,魏晋下谈兵之士,掇拾剩余为此,即《隋志·六韬》也。”
以上八种说法中的第一、二、八种,可被确定是不成立的。首先,《六韬》用了很多篇幅论述了骑兵的选拔标准、作战特点及其与步兵、车兵的协同配合,这是骑兵大规模用于战争之后产生的理论成果的反映。赵武灵王在公元前307年的“变服骑射”,拉开了战国时期各国组建骑兵部队的帷幕,据此可以推定《六韬》成书的上限不应早于公元前307年。其次,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武帝初年的墓葬中出土了大批竹简,其中有与今本《六韬》前三卷《文韬》、《武韬》、《龙韬》的部分篇章相合的。1973年在河北定县八角廊的西汉中山怀王刘修(死于西汉宣帝五凤三年,公元前55年)的墓中,也出土了与今本《六韬》的篇题与文字相合的竹简。银雀山《六韬》竹简不避西汉帝王讳,如汉高祖的“邦”字、汉文帝的“恒”字;同样,定县《六韬》竹简也不避帝王讳,如汉文帝的“恒”字。这两次出土的文献,尤其是银雀山汉简,有力证明了《六韬》成书的下限不应晚于汉高祖刘邦一统天下之前的楚汉相争时期(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所以《六韬》的成书时间应在公元前307年到公元前202年之间,而上述关于《六韬》成书年代的第一、二、八种说法因在这一时间范围之外而不攻自破。
在第三、四、五、六、七种说法中,笔者认为更合理的应是孔德骐、吴如嵩等主张的第五种,即《六韬》成书于战国末期;至于作者的姓名、身份等,则已很难确考。认定此说的主要理由在于《六韬》一书整合了先秦时期不同学派的学说,其集先秦军事思想之大成的美誉的确不虚。举凡兵、儒、道、法、墨、阴阳等先秦学派的政治理念与兵学思想,均在《六韬》一书当中有所体现,反映了战国后期天下学术趋于综合的时代特征。此外,它与成书于战国后期的《尉缭子》、《孙膑兵法》、《吕氏春秋》、《庄子》、《荀子》等书,在思想内容、语言表达等方面也有不少相似相合之处,这说明《六韬》与这些著作产生的历史年代是十分接近的。
当然,《六韬》一书绝非属于平庸的“杂家”,不是由各家思想简单拼凑而成的,而是借鉴中有发挥,整合中有创造,显示了作者卓越不凡的政治眼光与军事素养。
军事是流血的政治,是政治斗争的延续,不能将军事与政治割裂开来,而应充分地站在政治的高度观照军事,这一观念在《六韬》当中表现得格外充分。大致说来,《六韬》全书的思想内容可以分为政治学与军事学两大部分,其中第一卷《文韬》与第二卷《武韬》的主要篇幅,探讨的是君王治国之道,后四卷探讨的是打仗用兵之术。
《六韬》采用的是对话体的撰述方式,全书基本上是由一段一段的对话连缀而成的。对话者仅三人——姜太公与周文王、周武王。在《六韬》作者的笔下,周文王、周武王虽贵为君王,但在姜太公面前却十分谦逊,的确像是勤学好问的学生;而姜太公则有问必答,释疑解惑,见识卓绝,不愧其“师尚父”的身份。出现在《六韬》前两卷的姜太公,非常重视君主的行为规范建设,认为“君不肖,则国危而民乱;君贤圣,则国安而民治”(《文韬·盈虚第二》),不厌其详地从各种角度探讨为君之道,使得为君之道构成了《六韬》政治学的核心内容。作者兼收并蓄了儒家的仁民爱物、墨家的尚贤节用、道家的清静无为、法家的赏罚严明等,同时又多有发展与创造。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发展了“古者立天子而贵之者,非以利一人也”(《慎子·慎德》)的思想,反复倡导“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文韬·文师第一》)、“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唯有道者处之”(《武韬·顺启第十六》)的理念,并立足于此大力构建其利民主张。
类似的表述,亦见于《吕氏春秋·贵公》与《逸周书·殷祝》。《吕氏春秋·贵公》作:“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人。”《逸周书·殷祝》作:“汤曰:‘此天子位,有道者可以处之。天下非一家之有也,有道者之有也。故天下者,唯有道者理之,唯有道者纪之,唯有道者宜久处之。’”仔细辨析两者的语境与意蕴,可知《吕氏春秋·贵公》强调的是:身为“万民之主”的君王不应将天下视为某一个人的天下,不应只偏私一人而罔顾他人。君王应效仿天地自然的公正无私,普施恩泽,关爱天下每一个臣民。再看《逸周书·殷祝》,它着力传达的是君位无常的思想,以此显示推翻夏桀统治的商汤政权的“合法性”;认为天子之位只应属于品行高尚的“有道者”,只有这样的人才配拥有天下,治理天下。
与《吕氏春秋·贵公》、《逸周书·殷祝》有所不同的是,《六韬》既无意营建与天道相通的“贵公”境界,也无意论证既得政权的“合法性”,而是站在维护君权的角度,放眼争名逐利、计较得失的凡俗人世,盘算着怎样才能帮助君主守住得之不易的王位。作者洞察人性的幽暗,认定“凡人恶死而乐生,好德而归利”(《文韬·文师第一》),“取天下者,若逐野兽,而天下皆有分肉之心”(《武韬·发启第十三》),因此君王不能独享天下之利,而应与天下人共同分享好处。在《六韬》作者看来,能够给天下臣民分利,关乎政权的安稳、天下的得失,所谓“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文韬·文师第一》),“利天下者,天下启之;害天下者,天下闭之”(《武韬·发启第十三》)。只有以“利而无害”的方式“爱民”,才能“主尊人安”(《文韬·国务第三》);国君要懂得创造财富的重要,并肯把财富分给宗亲,因为“不富无以为仁,不施无以合亲”(《文韬·守土第七》)。不同于孟子“何必曰利”的理论姿态,《六韬》作者高度重视“利”,甚至声称:“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归之。”(《文韬·文师第一》)这里的“道”,虽然没有道家“道论”的宇宙哲学的深邃,也没有儒家“道论”的政治伦理的高标,却能贴近现实民生,深切地体恤天下百姓的贫苦,认为君主应使人人获利,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民心,坐稳王位,否则就会丢掉江山,失去天下。历史证明此论并非危言耸听,秦王朝不正因为实践了李斯只满足君欲的所谓“独擅天下之利”(《史记·李斯列传》)的主张,竭泽而渔,剥削过度,最终导致民怨沸腾,快速灭亡了吗?《六韬》的利民主张,提醒历代君主关心民生,惠利百姓,如若不然,灾难与悲剧就会接踵而至。它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并深化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有利于天下苍生的生计改善与利益维护。
作为兵学经典,《六韬》在军事领域的建树更为可观,多方发展了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先秦兵学的理论成果,探讨的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战略、战术、选将、练兵、编制、武器、通讯等,论述细密,创见颇多,至少有以下四点精华特别值得介绍。
- 生活故事董仲舒的思想学说被汉朝统治者所采纳并大力推崇但他本人[图]
- 哀公命席孔子侍曰“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 夙夜强学以待问怀忠信以[图]
- 无道行私必得夭殃张景岳“不明至道而强不知以为知即无道行私也[图]
- 文中提到的这个菜有两个名字其一是平日里宫中约定俗成的叫法即“[图]
- 微妙玄通幽微精妙深奥通达故强为之容只能勉强加以描述强勉强容形[图]
- 成吉思汗是蒙古族的民族英雄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有贡献的著名帝王[图]
- 世姬卫嗣君的宠妃薄疑人名曾在卫国做官魏姬卫嗣君的妃子乡通“向[图]
- 亨(pēng)“烹”的古字烧煮炰(páo)同“炮”烧烤雅很极[图]
- 孟子曰“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 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图]
- 秋七月冬十二月丁丑日陈侯处臼去世. .十有三年春狄侵卫夏四[图]